科技创新与三山五岳“巅峰对话” 深圳高交会将展示中国文旅城市高质量发展标杆案例

展望未来,文旅与科技的融合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。脑机接口、太空旅游等前沿技术或将成为下一个突破口,而“文旅+科技+城市”的系统化模式,将推动产业从单一场景消费向全域生态构建跃迁。在这一浪潮中,以黄山、庐山、雁荡山为代表的东南名山,与五岳圣山共同通过高交会这一国家级平台,向世界展示多元化的中国解决方案。
第二十七届高交会:文旅科技融合的盛会舞台

黄山不仅是一座山,更是一座活的自然艺术馆。它的云雾瞬息万变,松石造型奇特,四季景色各异,吸引了无数摄影家和画家前来创作。这里不仅是徐霞客笔下“登黄山天下无山”的绝景之地,更是徽文化的摇篮,周边古村落的白墙黛瓦与山水相映成趣,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。

黄山正在用科技重新定义登山体验。通过智能穿戴设备,游客可以实时获取最佳观景时间和路线建议;景区内的互动屏幕能根据天气变化推荐不同的游览方案。最特别的是“数字气味”技术的应用,让游客在观景台不仅能看云海,还能闻到雨后松林的清香。夜间,全息投影技术将黄山的历史故事投射在山体上,打造出“山体剧场”的奇幻效果。

黄山正与多家科技公司合作,开发“数字山水”项目。通过高精度扫描,将黄山的每一处景观数字化,游客可以在家中通过VR设备“攀登”黄山的每一个角落。同时,黄山还在测试“智能步道”系统,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游客流量,自动调节各条路线的通行速度。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,也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。
庐山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,从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,到近代风云变幻的政治会议,这里保存着太多历史记忆。不同于其他名山,庐山的魅力不仅在于自然风光,更在于它深厚的人文积淀。牯岭镇的万国建筑群,白鹿洞书院的朗朗书声,都在诉说着这座山的独特故事。
庐山的智慧旅游系统特别注重历史文化的数字化呈现。通过手机APP,游客可以“穿越”到不同历史时期,看到李白眼中的瀑布、蒋介石住过的别墅。景区还开发了“声音地图”,收录了庐山特有的风声、泉声、鸟鸣声,让游客通过听觉感受庐山的灵魂。最有趣的是“AR诗词”功能,游客在景点前举起手机,就能看到历代文人在这里留下的诗句在空中飘动。

庐山正在规划一个全新的数字文旅项目,将利用全息投影、虚拟现实等技术,重现重要历史场景。游客可以“参加”1937年的庐山谈话会,或者“旁听”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讲学。同时,庐山还在开发“数字管家”服务,通过AI算法为每位游客定制专属的“人文探索路线”。
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:雁荡山麓的“地质科普+互动科考”创新
雁荡山是一座天然的“地质教科书”,它的奇峰怪石记录了亿万年前火山活动的痕迹。与其他名山不同,雁荡山的魅力在于它的科学价值。这里不仅是旅游胜地,更是地质学家和科学爱好者的天堂。灵峰的夜景、大龙湫的飞瀑,都在讲述着地球演化的故事。

雁荡山的智慧旅游系统特别注重科普教育。通过AR技术,游客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的壮观场景,了解每一块岩石的形成过程。景区还设置了“地质探秘”互动游戏,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完成各种地质考察任务,获得“数字地质学家”认证。最特别的是“声音导览”系统,不同地点的岩石会“讲述”自己的故事。
雁荡山正在打造全球领先的“智慧地质公园”。计划通过5G网络覆盖全山,让游客可以实时获取地质数据;开发“数字岩石标本馆”,游客可以360度观察珍贵的地质标本;还将建立“虚拟科考站”,让世界各地的地质爱好者可以远程参与雁荡山的地质研究。这些创新将使雁荡山成为科学与旅游融合的典范。
山东省泰安市:泰山脚下的“双遗产+双赋能”创新典范
据了解,在这股融合创新的浪潮中,山东省泰安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。作为“五岳之首”泰山的所在地,泰安市将世界双遗产的厚重底蕴与前沿数字技术巧妙结合,打造出独具特色的“泰山模式”。2024年,泰山景区接待游客突破806万人次,这背后是“智慧泰山”平台的强力支撑——全网预约系统实现客流精准调控,5D+VR技术让游客在云端领略十八盘的险峻,岱庙的AR导览则让千年文物“开口说话”。夜幕降临后,《铁道游击队》实景演艺的无人机方阵与泰山古镇的光影秀交相辉映,而3D打印的“泰山石敢当”手办和数字藏品,正让泰山文化以崭新形态走向世界。

业内人士认为,泰安的独特之处在于,它成功构建了“文旅与科技双向赋能”的生态闭环。一方面,泰山IP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:泰开集团的电力技术保障着智慧景区的稳定运行,泰山玻纤的新材料应用于古建修复,本地开发的AR导览系统已服务全国多个5A景区。另一方面,科技产业又反哺文旅升级——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起泰山毫米级三维模型,元宇宙平台让全球游客都能“云端登岱”,而泰山新闻出版小镇聚集的VR出版企业,更将《泰山志》等典籍转化为沉浸式数字产品。这种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,使泰安从传统旅游城市蜕变为“中国文旅科技融合示范区”。

今年来华阴市积极投资建“华山数字文旅产业园”,重点培育沉浸式体验、数字文创等新兴业态。随着西延高铁的开通,“西安-华山”一小时文旅圈正在形成,华阴市有望成为西北地区文旅科技融合的新高地。华山与泰山的实践相映成趣,共同诠释了“名山+科技”的无限可能,为山岳型景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据了解,南岳衡山以其“五岳独秀”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,正在书写数字时代的新篇章。衡山景区打造的“智慧南岳”系统,通过5G+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全网实名预约、智能分流和应急响应一体化管理。在游客体验方面,祝融峰顶的“云海预测系统”利用气象大数据为游客精准推送最佳观景时间,南岳大庙的AR导览让每一处石刻、每一幅壁画都“活”了起来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南岳区创新推出的“数字香客”系统,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祈福、数字功德等新型宗教文化体验,既保留了传统仪式的庄重感,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。

当黄山用数字气味编码松涛云海,庐山让万国建筑“开口说话”,雁荡山使火山岩自述亿年往事;泰山以数字孪生定格历史年轮,华山用元宇宙重燃武侠旧梦,衡山借区块链延续香火传承——这些实践共同揭示:科技对文化的赋能,是对文明基因的深度解码。从黄山庐山雁荡山的先锋实验,到五岳圣山的体系化创新,中国文旅正通过高交会这个国家级平台,向世界输出“技术为笔,文化为墨”的融合发展范式。

